节能降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要求。全国公共机构加速推进和践行能源资源节约和绿色低碳发展,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家重点环保节能技术
“隔离式防雷技术”已纳入国务院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节水技术集(2019-2020)》,纳入科技部“产业化火炬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重点环保节能技术推广目录》、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获得“中国国家发明优秀奖”,并被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评为“世界最具减排潜力的低碳技术”。
传统的防雷接地技术主要依赖避雷针、由钢材、铜材等金属敷设的接地网,将雷电导引入地,这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施工用电和施工工程,采用大量对金属腐蚀和污染环境(土壤和水)的化工材料(降阻剂)。防雷效果不佳。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
无污染 全生命周期节能50%以上
深圳远征“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在电源线、信号线接地线上串接“雷电隔离单元”阻断类雷电入侵,雷电流只能通过“防雷接地线、避雷针、避雷带”进入大地,而不是依靠小的接地电阻的接地网。从而节约大量土地、工程钢材铜材、减少重金属(镉)超标的化工材料的使用。实现环保节能。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采用电子设备隔离雷电对电力和信息设备的损坏,通过预警方式保护人身安全,“一个电子设备解决防雷、接地”的全部问题,实现了产品化和物联网化,不占地、无污染、无改造、少维护、可远程监管检测。
经初步测算,该技术可节省约30%的建设投资,全生命周期(10年)可节省50%以上成本。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防雷设备、接地电阻、接地网状态进行监管,并纳入供电系统相关参数、用电安全相关数据、环境以及环境安全、燃爆安全、雷电预警等纳入同一个网络,实现基于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的综合城市安全系统,防止由于雷电、接地导致的雷电灾害和其他次生灾害。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适用于所有建筑、电力、铁路、通信、交通、水利、网络、能源、电子、公路等领域的建筑物、电设备和信息设备及网络防雷和接地保护。
